恋爱中的青少年往往将一门心思放在对方身上,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”,为对方茶饭不思,奋不顾身。失恋者更是痛不欲生,常常不吃不喝,也不想睡觉,显得无精打采,正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,会对身体的正常发育造成损害。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意识萌发,对异性欲望强烈,容易激动,感情难以自控,行为容易冲动,容易凭一时兴致而不计行为后果,有些甚至是越轨发展到性关系,这对生理发育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,会严重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。
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,孩子的情绪变化越发严重,如何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,心理教育学校为你分析孩子的心理情感。如果孩子成为父母的全部,生活中没有了自己,终有一天,也有可能会把孩子丢掉”。有人说很多中国式父母会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到孩子身上,渐渐失去自我,变成为孩子而活”。殊不知这样的教育会成为孩子人生的沉重负担,既让他们难以获得自我掌控的幸福,也会变成什么都不会的人。
什么是叛逆期?
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,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,迫切希望摆脱成人(尤其是父母)的监护。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,而以成人自居。为了表现自己的“非凡”,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。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,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,从而用各种手段、方法来确立“自我”与外界的平等地位。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,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。
青少年叛逆行为,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:
1、年龄特点——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。
2、性别特点——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,男生多于女生。
3、教育特点—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反叛。
4、诱因特点——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对抗。
5、行为特点——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,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,诸如长期在网吧,甚至可能流浪乞讨、赌博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。
其实,所谓叛逆,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,对孩子来说那是人家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。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,尊重他的成长,你就不会再为此而挠头。
所以,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,你一定得这样管!
下面是一些原则性的提醒,是很多父母容易疏忽的:
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逆反。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,每天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。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需适时调整,切不可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,这样做实际上漠视孩子真正的需要,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。
教育孩子最好避免采取高压政策。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,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。研究表明,用低声细语的方式教育孩子更能获得好的效果。
对于不同逆反期的孩子,父母需区别对待。对较小的孩子,可通过转移注意力,给出选择等方式引导;对于较大一些的孩子,可通过正面引导和肯定的方式引导。
父母言行不一或身处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更容易逆反。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和榜样,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。自己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,只会招来孩子的不满。
若父母关系紧张,经常吵架,会导致孩子因厌恶父母的言行,而试图逃避这样的氛围。父母将无法树立权威,只能会让孩子距离自己和家庭越走越远。